寻访龙门周氏族谱
寻访龙门周氏族谱去龙门东坑看周氏族谱,约了几次,在辛丑年的立冬
寻访龙门周氏族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去龙门东坑看周氏族谱,约了几次,在辛丑年的立冬,才成行。
壹
早间起床,看暖阳升起,也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到了东坑一下车,顿感山间的凉意,还下着丝丝小雨。慈山兄已是轻车熟路,在村中左转右拐,把车停在了周顺利的新旧老屋间。下车进屋,只有主人的母亲在家。周顺利上山剪茶棵去了,没带手机,带了也是没信号,高远的山间,难以唤叫寻他。
慈山说,那我们就去他哥顺风家去看看吧。去了,也是不在家。这个时节,村里劳动力都上山做事去了,留在家中的,都是些年长的老年人。在村中闲转,我同孩子在一幢土墙房边停了下来。土墙房紧挨前后错落着有两幢,门和窗户紧闭着,能保存这样完好无损,也是非常难得的。这房同我老家的建筑风格一模一样,是太平湖边建于七十年代初最标准的民居,石砌墙基,墙身黄土夯筑,桁条青灰小瓦屋盖,杉木梁架和松木梁枋全用木榫串连,叫“墙倒房不倒”。这房夏凉冬暖,是陈村水库移民后靠的居家所在,一晃,就有半个世纪的年岁了。泥墙房上的木制门窗紧闭,夹杂在面貌一新的小洋楼里,平添了一份怀旧的坚守感,岁月就此凝固,我们也纷纷在此留影纪念。
东坑属龙门乡龙门村,为“龙门七十二坑”之一,“东坑”一名,源于老龙门街东边一条河坑而为村名。从龙门乡政府过右边首座跨湖小桥到小龙坑,在去秀湖村前的路途上盛家右拐便进村。这里群山环抱,是龙门村居除冬建村外第二大的村民组,这儿曾是太平军与清军的激战地,也是革命老区,当年村中有很多青壮年加入了革命队伍,当时这里曾组织了制鞋社,专门为新四军生产布鞋。这里自古以竹木柴炭闻名,地理和气候环境绝佳,因山场濒临新明乡,加上近年来引进了太平猴魁的品种和制茶技艺,生产的太平猴魁茶叶品质一流。一进村中,便可见与民居不同的猴魁生产厂房。
慈山兄的亲和力是很强的,见到一位正去地里拔萝卜的大娘,便上前寒暄。大娘有八十二岁了,满头银发,衣着得体,身体硬朗,说起话来,中气很足。她口中龙门周氏的起源,同慈山兄所说的版本几乎一致,都是从他们上辈人口中得知的。相传龙门周氏始祖三兄弟在龙门龟山上烧炭,到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要回家祭祖,于是将给满满一大窑柴点火,并对炭窑说:“我要回家祭祖,如过完三天年后,是满满的一窑炭,我们就在这里迁枝发脉。”过了三天年到窑上一看,果然是一大窑红红的木炭,于是他们就在此定居了下来。大娘57年在太平湖的老广阳茶厂上班,以后陈村水库蓄水,茶厂迁移到甘棠现在的步行街,不到三年就倒闭。说到那些陈年旧事,字字辛酸。
沿着村子的河坑路,溯河上行。路边坡地上,茶花盛开了,白嫩的花朵瓣儿簇拥叶间,发出阵阵清纯的芬香,间或可见青涩的茶果儿牵挂其中,原来茶叶与油茶一样,也是开花又结果,俗称“怀胎抱子”。孩子拿出手机,追拍那花间飞舞的小蜜蜂,这蜜蜂太小太小,只有它飞在那雪白的花瓣间才能看见,否则踪迹是难寻的。
贰
到了坑里,山势收拢,仅有的两处平坦处有两户人家,一户在河对岸,搭着一只木桥,原来的水泥桥的残迹在河滩里可见,定是山洪暴发时冲毁的,一户在坡上高地上。踏着铺满板栗树淡黄的落叶而上,我同孩子到了高地的这户人家,平坦的门前,左右是两棵大板栗树。见此景,我想起了72年我们老家土房落成后,生产队给我们家发了两棵板栗苗。大姐按父亲的指示,栽在房前平坦地东西两边,西边那棵土壤肥沃,长大后我们每年都享受着打板栗的乐趣,东边那棵,栽在石塝里,不成材,难结果,眼睁睁枉废生长了一生。板栗树中间的平台前是一个架台,上面摆放着一盆盆盛开的菊花,五颜六色,赏心悦目,抬头间便是高瞻远望,村庄,河谷,近山远峦隐约花间,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果不然,朝曙主任在慈山兄的引领下早已进屋去了,见我赏花的身影,忙着喊叫我进屋里,我想是定有惊奇在的。我应了一声,但没有马上进屋,设身处地于此,我脑子里已沉浸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场景中,怎么能就马上离开呢?相信陶渊明采的菊只是野菊,那品种定当没有现在的丰富多彩的,但那悠然中的南山的节气的氛围是一样的。主人选择如此境地,定有一股仙气的。
走进堂屋,若走进了一家庭画展会了,厅堂上,卧室里,过道里,除了厨房,所有的白粉墙璧上,都挂满了画,山水戏曲人物是画展的主旋律,厅堂里的几盆菊花,更为灿烂鲜艳,定是优良品种。
周慈山2020年拍的照片 周有发(左)和周顺利(右)
主人叫周有发,今年七十八岁了,他六十岁才开始作画写字,也没拜过师,完全是爱好喜欢,真得让人称奇。房子的西屋,有两开间大,靠墙边摆放着制茶机械,茶季,就是茶叶加工间。而平时,就是周老的画室了。墙上也是挂满了画,画桌和茶几上,应该是近作。周老说他不喜欢玩牌和打麻将。每年,他都要花上千块钱,从泾县买来宣纸作画,农闲时写字作画打发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了。说起上次慈山兄在微信里发给我看的龙门长卷,周老在画柜里找了出来。
周慈山2020年拍的龙门长卷
龙门长卷在靠南墙的长条画桌上慢慢展示开来,与画桌同长,足足有七米长,周老凭记忆和想象,把淹没的古龙门展现了出来,气势恢宏。龙门长卷,自右向左以云雾缭绕龙门山脉为主色调浓墨构画,右边是龙门渡,龙门滩,向东湍湍流淌的秧溪河,龙门古街,龙门河横贯画中,两岸房舍,鳞次栉比,星罗棋布。周老向我们一一介绍了画中的村庄和建筑,这就是他印象中的古龙门。我们连连称奇。朝曙主任是比较健谈的,并就龙门长卷同周老进行交流,他认为龙门长卷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化,艺术化地展现了古龙门的山水和村居建筑特色,是绝无仅有的。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慈山兄邀周老一同出去吃饭,可他拒绝了。原来他老伴眼力衰退,行动不方便,需要在家照顾她的。真是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叁
我们径直去了秀湖村梅家的饭店,一个红烧鱼头,一个萝卜烧肉,外加两个时令蔬菜。开了一瓶后,性情洒脱的朝曙主任说起了他父亲在龙门茶站当茶叶技师的事,评茶水平一流,为了检验他父亲的水平,当时有人故意把他评价过的茶叶换了三次袋子让他再评价,三次得出的品级和价格是一样的。那个识茶评茶水平,简直是传神了。朝曙主任青年时就是个文青,还有过闯荡江湖的经历,也让我听入神了。当然,我也有我的故事当酒中谈笑了。
那边,慈山兄连接两个电话,一个是周顺利打来的,冷雨天,他中午下山回家了,一个秀峰主任打来的,了解我们这边看家谱的情况。
看来老天有眼,这趟龙门东坑之行,总算没有落空,要找的人回家了,我们匆忙结束午餐,直奔周顺利家,到了东坑村边,秀峰主任也在路边等待我们了。
龙门初中的同学相见,弹指就是四十年了,可能是缘份吧。让孩子给我们合影,当作纪念。四本周氏族谱早已摆在客厅边的小方桌上了。三本是用蓝底格子嵌花绸布封面,可能是清代族谱的式样,很高档。
三本中有一本字体非常漂亮,谱中上列是人名,字体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若木版印刷体一样,秀峰说这是“馆阁体”,这书体在明代称“台阁体”。台阁,本指尚书台,是官方使用的书体。到了清代以至现代叫“馆阁体”了。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族谱名字对应的下列是生平事迹,字体是是蝇头小楷。可以从谱后的人名时间推算出时间,应为龙门周氏目前发现最早的总谱,没有谱序和艺文,很是遗憾。另两本纸张和字体差些,已不在一个档次了。
还有一本是香港进口的族谱用纸,纸张有点像我们小学写作文的方格本,只是两张一连,中间有“恭信”的骑封章,每张为专门为族谱写人名,设计成上下两列的红竖条,谱本封后页在三排小红字,二行英文下是自右向左读的中文“香港恭信造永樂东街六十八號”。据周顺利回忆,我们从这本手抄的族谱尾上,找到了买谱本的人,叫“周秀蘭”,“周公恩荷、张氏荷弟”名下,书写着“親生女秀蘭在美国、塟楊家垅狮形上”。这个谱本,还有同样的一份,在油榨坑,是周荣炎手抄的,据秀峰回忆,时间大约是在1993年或1994年间。
结合顺利和秀峰的记忆,我推测,1993年或1994年间,在美国的龙门周氏后人周秀兰女士,不远万里,转到香港,回龙门山乡寻根问祖,她带来谱本,希望能把在乱世和文革中断的族谱续接上,为周氏后人能找到血脉相连的依据。通常女人是不上谱的,应是周秀峰的祖父周荣炎和周顺利的父亲周长春被她爱国爱家的精神所感动,在抄谱续谱的过程中,不约而同把她的名字给加上去了,也让我们今天有幸能看到完整的龙门周氏族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了一位龙门周氏女人的伟大之处,是近代龙门周氏后人所达不到的境界的。周秀兰跨洋到来,估计寻遍了周氏族人,才在周顺利父亲周长春手中找到了龙门周氏族谱,便请来周氏文笔最好的周荣炎整理抄录,让这一份文化遗产才得以保留。一个人,若有精神和文化上的执着追求,他们给社会和后人带来的福祉,将是无限大的。
肆
绸布封面的三本,应该是不同的抄本,以第一本最全。首位就是龙门始祖开始记载的:“周子荣公 字垂裕,肇迁龙门,贻谋忠厚,积善力行,垂为令典。嘉庆甲戌岁祲,世裔恪遵先志罄捐,公项助赈济贫,上膺国典,恩赐八品职衔,并给"仁善可风’匾额,以彰懿行,沐熙朝之宠锡,发潜德之幽光,积善余庆,公洵百世不朽也。” 他有两房夫人“陈氏珊老、汪氏酉老”,从后“以上神位左龕,支分一代祖......”来看,应该是按龙门周氏“敦本堂”祠堂里的祖宗牌位来记载的。
祠堂的神位上供奉的是祖先的神灵牌位,正中设正龛,在龙门宗祠里,正龛应该就是始祖“周子荣”的牌位,在中间最上位,有左右龛,祖先神位的排序是按古代宗法的左昭右穆制排列的,昭穆是宗法制度是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东向,下面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朝南,右为穆,朝北。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昭穆排序中,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则始终同列。
龙门油榨坑周荣炎所作“《水木録》一九九五年抄本”,应该是按明代恭节公周怡所修谱记一代一代整理出来的。虽然龙门周氏宗祠书有“礼学名臣”和“汝南世家”对联来标明家族来源,不知老谱里有没有加注依据。
太平周氏首次修谱,是在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周怡从镇抚狱出来,母忧居乡读礼,遵欧阳氏谱式首修太平周氏族谱。仙源弦瑞“燕翼堂”是周怡以他父亲为始祖分出来的堂号,为休宁迁到太平的第十世,从他所作《家谱家约叙 恭节公原稿》中可见,“周氏世居太平,可知者八世,八世而上,遭元至正壬辰兵火,文献不足,无稽考矣。”
油榨坑周荣炎手稿
从周顺利家老谱中发现在有《水木录》的书签,可能就是《水木录》的来源。“始祖一世,周迁十公,讳炤,字美和,生于宋仁宗丙子(1036年)二月初三辰,生二子,必仁、必成。公氏避难在休宁县。”二三四世皆居休宁。五世周德妹,“乃我太邑二六甲迁居之始祖也。号君泽,生洪武十一年,迁居太平项村。”也就是说,五世周德妹是从休宁迁居太平县的周氏宗族始祖,也是太邑二六甲周氏的始祖。“七世(太邑三代祖)周添孙,居华表里,生四子观孙、观翁、观溪、观奴,葬龙门油榨坑鸡心鱼泡内。”“八代(太邑四代祖)周子荣(又名观奴)”结合族谱和龙门的传说,龙门始祖是八代,比周怡还高两辈。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从仙源的华表里向北翻过龙门岭,再石河坑,可到龙门油榨坑的古道上,再沿龙门古道下行,到秧溪河的古龙门街,这就是太平周氏七世周添孙带领四个儿子在龙门烧炭,发家致富的人生的轨迹了,他还把根也落在了龙门油榨坑。他四个儿子中可能是三个一直继承了他的烧炭事业,并拓展到龙门河边秧溪河的水运交通要道上,最后,最小的儿子观奴把事业做得最好,可能是竹木炭柴茶叶等多种经营,成为龙门的富豪。
根据《龙门五十年代村庄地形图》,我在“消逝的龙门街”一文中,对古龙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清嘉庆《宁国府志》卷首上,有一页插图,就是素描当时龙门渡口的情景,乱石磊磊的龙门河滩,水流湍急,龙门村庄隐约在险峻峭崖下一片林荫笼罩的深山里,通往村庄和渡口的古道上,两个樵夫肩挑着两担柴火,向渡口走来,可能是去赶集卖柴。唐代李白路过龙门,在他的诗作《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中,称"龙门蹙波虎眼转"。龙门自此沾上了文气,一直成为是宁国府的著名景点。
伍
慈山说龙门周氏有二百多年历史,依据的可能就是族谱中记载始祖周子荣事迹中“嘉庆甲戌岁祲”而推算的。翻过族谱以及人物排序来看,朝曙和秀峰我们三人的意见一致,族谱中的“嘉庆甲戌”中的“嘉庆”是明显的笔误,应为“嘉靖”,龙门始祖在明嘉靖年间就已经在龙门发达了,从中又可断定,这个老谱本是清嘉庆以后的抄本。在嘉靖的四十五年里,没有甲戌年,只有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壬戌年,万历二年(1574)的甲戌年,可能就是这期间带“甲”或带“戌”的某一年。这一年太平发生了“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可能是瘟疫大面积发生。
明(万历)《太平县志》是太平县知县张廷榜在万历八年庚辰(1580)纂修,担任校阅的有三人皆是举人和进士,他们是陈宣(进士)、崔惟植、周恪。其中的周恪就是恭节公周怡的二弟,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中举,周怡的《讷溪文集》是他收集整理版刻印册,才得以传世的,龙门族谱上称其为“世裔”,比龙门周子荣晚二辈,万历县志在其名后标了他的官职“奉直大夫、山东滨洲知州”,从五品,从他们校阅的(万历)《太平县志·卷一·邑纪》中载,嘉靖“二十三(甲辰1544)及二十四(乙已)年、二十五(丙午)年皆大旱,斗米银二钱,知县刘元凯发赈,民赖以全活者众。”
嘉靖二十三年是甲辰年(1544),那时周怡还在镇抚司狱中关押,不可能有所记载,所以说,对于“岁祲”这么大的事件,应该就是甲辰年,周恪那时三十五岁左右在家持家,周氏家族成员积极响应知县刘元凯的号召,“遵先志罄捐”。他还有一个堂兄叫周㤭(戒之)捐了很多谷物,朝廷赐了个官职。这在周怡《戒之弟字说》有记:“从弟㤭,字戒之,名命于父竹居翁,字命于师大司成东廓邹先生也,父师之教至矣。㤭以邑庠生,遵时例输粟,授唐藩宝正。”
富有的龙门周子荣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通过周恪的动员,“公项助赈济贫”,拿出款项,助赈济贫,可能是个很庞大的数字,知县刘元凯上表,“上膺国典恩,赐八品职衔”,按照明代的国家的典章制度,朝廷赐给周子荣八品职衔,职别在县令以下,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级别。据周怡年谱记载,这个知县刘元凯,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周怡在谏垣时,向主管选授官职的铨司要到太平县的,“西蜀云鹤刘公元凯,由进士谒选,先生闻其贤,请于铨司,求宰太邑。卒为循吏。”循吏是奉公守法的官吏,注是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清官。
在这种三年“岁祲”的苦难岁月里,“贻谋忠厚”的周子荣能挺身而出,倾囊救济乡众,“积善力行,垂为令典”,朝廷赐他“"仁善可风’匾额,以彰懿行,沐熙朝之宠锡,发潜德之幽光,积善余庆,公洵百世不朽也。”亦商亦儒的龙门的始祖周子荣确实了不起,从此,他引领着龙门周氏家族走向了兴旺发达的道路。
陆
朝曙的考证劲头我是很佩服的,从进门一坐定,他就从来没起身过,左手攥拳停在那一运不动,右手翻过一页谱后,眼晴就一直在纸面上搜寻。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谱序和艺文难觅踪迹,作为文史专家,朝曙对周怡作过深入的研究。对于周怡,我也是在2012年9月底区党校中青班19期培训班上,听他讲了一节谏官周怡的课后,才开始关注的。看龙门族谱,也是奔研究周怡而来,在龙门始祖生平事迹上,发现周怡二弟周恪的身影,也算是个收获了。
一个家族,没有一个领袖级的人物带领,就干不成大事。龙门周氏宗祠,应是在周子荣的号召下,利用他广大的财力,在嘉靖中晚期修建起来的。现在太平大姓“崔、焦、杜、胡、汤”皆重修了族谱,是地方的文化最原始、最可靠、最基本的载体。封建社会的基层文化,根深地固,是大家族引领着的,讲究“耕读传家”,代代传承。而太平是宣城文化和徽州文化的结合和交错点,解放前,一直受宣城文化的熏陶之中,影响极大,这种交织的地域文化更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若能用强大的家族力量来重新龙门族谱,让时代的脉渊鲜活起来,让地方文化有源可溯,将是一大幸事。
龙门乡建置源于汉代,隋唐时期为泾县大乡,《泾县志》称“龙门里”,几经改朝换代,龙门乡名一直沿用,迄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实为中国历史上之罕见。
有史料可查龙门周氏一个叫周钺,“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1487)三甲73名,陕西西安左卫军籍,四川梁山县人。”清嘉庆《太平县志》卷之七懿行(上)对他有很多的文字记载:“周钺,利物为心。家居河干,见河路多为石梗,因兴工劈石。起龙门滩,上溯柳家梁,凡三十余里,舟楫以济。又邑逾龙门岭,山境险阻约四十里,钺捐资平冶为坦途。享年九十有六。其裔孙六龙,母殁庐墓。”一个同进士出身,官职一定不小,他应是周氏定居龙门的首位显贵要人,所以他致仕居龙门修河道和开山道,为龙门交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算起来,比周子荣要早将近五十年,他俩应是不同支派的周姓。相差五十年,最多就隔三代,相信周子荣只有在同姓周钺的帮助下,才能在龙门生根定居。明万历庚辰(1580)知县张廷榜纂修的《太平县志▪卷四▪方舆志▪附:渡桥》中载:“龙门渡,在县西北五十里龙门乡,旧名何家渡。”嘉庆《太平县志》则加了一句话:“龙门渡,旧名何家渡,龙门周姓世造济人,故名。”嘉靖二十三年到万历八年,也只三十多年时间,这里面定有周钺和周子荣的善举。
太平周氏族谱在崇祯十三(1640)年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把明代周怡修的谱又“上溯高曾祖考四代”。去年十一月中旬,同慈山去过轮渡平龙山,慈山翻拍了一个周伟老人的族谱手抄件,从手抄件落款来看,原稿是崇祯十三年(1640年)周氏第八代孙周自朂(xù)薰沐(焚香洗手)重修族谱时书,光绪九年廿二代古稀孙周吉升照抄敬奉,1995年11月20日周伟又重抄的。
内容是《修周氏族谱愚见 乾虚公原稿》道出了重修龙门周氏族谱的原因:崇祯十三(1640)年,从云南远道而来为官的太平县二尹(明清时对县丞或府同知的别称,也就是太平县二把手,地位仅次于县令或县长),名叫周维新,“特至予(乾虚公)家,拜祖认宗,殷殷教诲。予因益有感焉,遂线暇日修一族谱,自迁十公以下,无论存殁长幼,俱依分序班次列名大书。上溯高曾祖考四代,下注生平事迹数行,俾世代源流族属亲踈(疏)皆一望瞭然也。”
平龙山周伟手稿
可见周荣炎、周长春、周伟同时在1995年进行族谱手抄整理工作。他们若我的泾县桃花潭上张村的大伯一样,在生前2004年11月15日,记录梳理了张氏家族“五服”内的家族成员情况,让我在人生的48岁时,才有缘弄清楚自己家族的亲戚状况。听慈山说,我们去年11月去寻族谱到过轮渡平龙山,拍下了周伟老人毛笔抄族谱,刚好一年时间,老人就不在世了,心怀感叹之余,可见文化的抢救工作是何等的重要。
柒
原来收集到了一份龙门周姓一个世系图,内容为:“ 1世:濂溪公。2世:寿。3世:虞仲。4世:彦一(任常州别驾,居宜兴柯山)。5世:期一。6世:晋一(名揆,绍兴12年任吴兴太守)。7世:光用。8世:宗仁。9世:汝清。10世:时举。11世:大佑。12世元用。13世:希鲁(官刺史,避辽金之乱,迁安徽太平龙门)。14世:孔嘉。15世:文一,讳仕龙。迁安徽枞阳周潭,鹞石周氏一世祖。”从此此谱系,一世濂溪公周敦颐(1017年-1073年)的十三世孙希鲁公,官至刺史,为避辽金之乱,迁安徽太平龙门定居繁衍。不知源自哪个谱中的。
而作于南宋绍兴四(1134)年冬十月的《周氏分迁记》和作于大元泰定元(1324)年甲子春三月的《周氏宗谱序》中记载:“北宋末年,金辽肆祸,宋高南渡,宜兴乃兵戈往来之所,为避祸乱,有宜兴同宗周孔敬,定居龙门渡。”这些记录从侧面反映,龙门周氏可能在北宋末年辽金之乱时,就有族人来此定居了。是不是不同支派的周氏在不同的时代曾定居龙门,可能这永远是个谜了。从《龙门五十年代村庄地形图》中可见,以周氏总祠“敦本堂”为中心,有不同的分祠,祠东有“贞武堂”,东北有“养井堂”,东南有“五房堂”和“中和堂”,北有“二甲庙”。
慈山真是费了不少心思,一年来,把他家族排序理得清清楚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特向他要了一份,可为史料录入文中,为寻祖周氏后人寻根问祖牵线搭桥之用。他从“肇迁龙门”的始祖周子荣排起,一共排了二十代。
龙门一代始祖①周子荣公,生隆生公、儒生公;②隆生公生嵩兴;③嵩兴生森、林、懋、奕、乐、樊、彬;④森生新、银、灴、炯;⑤炯生坊、㘵(土市)、坦、塗、垺、墉;⑥墉生宗谥、宗诒、宗谏、宗议;⑦宗诒生之命、之宠;⑧之宠生一元、一贞;⑨一元生国为、国孚;⑩国为生祖拔、国孚生祖敬;⑪祖拔生承汤、承昭、承肇、承朋;⑫承昭生(公辈失传);⑬(公辈失传)生庆连、忠连、连三;⑭忠连生广正、广惠;⑮广惠生思柏、思牛;⑯思柏生代贤;⑰代贤生慈根、慈深、慈山、慈林。慈山属于“有”字辈。
慈山从平龙山周伟老人那得到的手抄件,有一份是是龙门周氏世系排行,讲得很清楚。“世系排行:祖上排行,各分不同。自十七代,始行排行。以"遷(迁)十公’为一代始祖。辈分是:"国祖承公旦 天恩代有隆 惟期敦道义 益以衍嗣宗。’以上二六七甲皆同,惟六"国’改"显’字。”龙门周氏排行应该是在乾隆年重修族谱时开始排行的,一直延续到现在,能理清。慈山家的族谱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烧毁,“公”字辈的失传,但辈分脉胳还是很清楚的。
周荣炎手稿
每个大姓的族谱,就是地方文化的大拼图。历代县志修订,很多资料都是从族谱转录的。龙门东坑的周氏族谱,基本谱系完整。在周荣炎的1995年手抄件族谱中,有部分是按欧阳氏谱式来排列的,此谱式是欧阳修首创,又称横行体谱,特点是世代分格,从右向左横行,五世一提。世系中每个人名的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载,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配偶等。周怡首修太平周氏族谱就是欧阳氏谱式,可见手抄件不全是东坑周顺利家的,估计还有老谱被周氏后收藏。如果周氏族人多几个像周荣炎、周长春、周伟、周秀兰那样的前辈,多几个若周慈山和周顺利般的敬祖护谱之人,再加上一个引领号召者,定能谱写出龙门周氏家族光辉的新篇章。
标签:
寻访龙门周氏族谱去龙门东坑看周氏族谱,约了几次,在辛丑年的立冬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魏龙元)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东安县公安局采
连日来,记者走访合肥、滁州、马鞍山、铜陵等地,在开发园区,看到的是
08月09日,欧克科技被深股通减持2000股,最新持股量为万股,占公司A股
很多人对女童毛衣编织图案大全,女童毛衣编织图案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
禄劝的羊汤锅供图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各类精彩活动蓄势待发
8月9日,香江控股(600162)融资买入1075 67万元,融资偿还921 36万元
大家好,今日关于【鹿晗演唱会抖音收官场直播门票全抖音都在等812鹿晗
[ 相关新闻 ]